1. 首页 > 资讯攻略

17c18 17c180.cn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3-23
摘要:最近被某在线文档平台的「免费起草」广告吸引,结果深陷标准陷阱。平台号称提供专业合同模板免费生成服务,实际操作时才发现所谓「免费」仅限特定模板,关键功能必须按字数...,17c18 17c180.cn

 

最近被某在线文档平台的「免费起草」广告吸引,结果深陷标准陷阱。平台号称提供专业合同模板免费生成服务,实际操作时才发现所谓「免费」仅限特定模板,关键功能必须按字数收费。更离谱的是,客服声称「用户需自行判断标准适用范围」,这种模糊操作让人既愤怒又无奈。

>

>

一、免费起草服务的三大常见骗局

  1. 基础模板伪装
    平台网页通常用高价值合同模板做封面图,实际免费功能仅包含简单个人声明书。某法律服务APP标注「劳动协议免费起草」,实则核心条款需额外支付399元/份。

  2. 阶梯式收费陷阱
    以某财税服务平台为例,免费生成10页以内报告看似普惠,但超过页数后按每页15元叠加收费。有用户反馈18页文档最终支付了270元,比线下律所还要高出40%。

  3. 标准模糊乱收费
    平台常以「特殊条款需人工审核」为由强制收费。有创业者在使用「项目合作协议」模板时,因添加3条验收标准被收取680元「标准校准费」。

二、平台标准的「霸王条款」解析

(1)服务协议中的文字游戏
不少平台在用户协议中注明「免费版本仅提供基础功能」,但未明确标注标准适用范围。某教育机构合同模板被归类为「中级服务」,用户若不知晓需要在会员中心主动解锁,根本无法获得完整版本。

(2)专业术语的定价策略
平台对法律术语使用设有严格限制。某医疗知情同意书模板标明「含5类专业用语免费」,但用户加入「不可抗力」「医疗事故」等常用词汇时,立刻触发「高级术语包」购买提示。

三、避坑指南:如何识别标准陷阱

  1. 三步验证免费权益
    打开模板后立即检查导出按钮状态,部分平台会通过提示「需完善信息」诱导付费。建议截图保存当前可导出内容,并对比广告文案是否存在差别。

  2. 对比线下标准差异
    查询当地司法局发布的标准范本,与平台提供内容进行比对。某房屋租赁合同模板缺少「转租权限」「押金退还」等必备条款,明显低于行业标准要求。

  3. 留存证据依法维权
    遇到不合理收费时,要保存所有操作截图和客服聊天记录。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九条规定「承揽工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,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、重作、减少报酬等违约责任」,可据此主张权益。

在实测某知识产权协议免费起草服务时,平台以「需配套使用加密水印」为由拒绝提供PDF版本。经过72小时沟通,最终通过提供电子签名法第十一条证据成功拿到完整文档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,标注「免费」的服务同样需要谨慎审核标准条款。